20181010115745.jpg

在香港,類風濕關節炎是其中一種常見的風濕科病症,發病率約為本地人口的0.4% ,即每1,000人當中的有4人罹患此症。以此推算,粗略估算全港約有30,000名患者受到這種自身免疫系統異常造成的慢性炎性關節疾病所折磨。

今次會跟大家探討如何為患病製定目標為本治療目標,以及如何與醫生緊密溝通,從而制定最適合的藥物組合等,讓大家對此症有更深入的認識,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期,令關節出現不能逆轉的損害。

目標為本治療 與醫生制定治療目標

此症跟其他常見的風濕科病症一樣,女性患病比例是男性的3 倍,35至50歲屬發病高危年齡,已知吸煙及家族病史均會增加患病風險。至於治療此症的藥物、主要分為4類、即改善病情抗風濕藥物(DMARDs)、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止痛藥和類固醇。其中只有DMARDs能夠治本,即藥物能針對與引致症狀和關節受損的相關生理過程來發揮療效,是真正可對抗病情的藥物,其餘3種都只有治標作用,以減低患者的痛楚、腫脹和不適。

在治本藥物DMARDs當中,又分一線及二線藥物兩個級別。本地醫生在為病人處方藥物時,會按照病情和治療目標去制定治療組合。不少患病已久、炎症活躍度較高的重症患者,通常都需要同時使用結合一、二線DMARDs的治療組合,有時在等待一線藥物發揮效用的過渡期配以適當劑量的類固醇以作快速紓緩。至於症狀較輕微者,醫生通常會處方一線DMARDs加NSAIDs和止痛藥,如覆診發現效果未如理想或病人不耐受,才會考慮採用結合一、二線DMARDs的治療組合。

JAK激酶抑制劑 口服標靶DMARDs 面世

DMARDs作為醫治類風濕關節炎的主力藥物,過去十數年來已發展出幾種不同的種類,最新面世的口服藥物稱為「口服標靶DMARDs」。這種新藥物具有不少優點,例如毋須注射、起效快至只需約兩個星期,比起已有數十年歷史的「傳統DMARDs」,例如甲氨喋呤,往往需時數星期或數月,更快減輕病人的關節腫脹和痛楚,而且因為可以單獨服用,不必與甲氨喋呤一同使用,直接增加他們的用藥依從性。另一方面,口服藥也較針劑更易使用和攜帶,例如部分航空公司禁止乘客攜帶針劑上機,使用口服藥便能避免不便。

錯過黃金診治期 關節損害無法逆轉

盡管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發展近年突飛猛進,惟本地病人在接受治療時仍面對不少局限。部分病人礙於對此症認識不足,或在輪候診治的期間,錯過了及早接受治療的機會,最終令關節出現嚴重侵蝕和變型,到了這個階段,就算採用甚麼藥物也再無法將遭受破壞的關節回復正常了。」其他局限還包括藥價負擔、對治療目標欠缺清晰理解和堅持用藥的決心等,都需要醫生和病人透過緊密溝通一同去商討和解決。

1.jpg

資料由陳柏滔醫生提供。

PP-XEL-HKG-0041 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兩綫藥物雙管齊下加强療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給自己放縱的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